一个机械设计从业人员业余时间制作的网站
注册
Ctrl + D 收藏本站

铸铁

灰铸铁件(GB/T 94391988)

牌号

铸件能达到抗拉强度的

参考值

附铸试棒()的力学性能

特性和用途

(非标准所列供参考)

铸件壁厚/mm

σb/MPa

铸件壁厚/mm

σb/MPa,≥

附铸试棒

附铸试块

 

(参考值)

f30mm

f50mm

R15mm

R25mm

HT100

2.5

10

130

 

 

 

 

 

 

 

塑性和韧性较低但有一定的强度抗压强度非常高通常为(3~4)σb。有良好的吸振性、减振性和润滑性有良好的导热性、切屑加工性与铸造性广泛用于机电产品。在滑动摩擦条件下不宜选用普通灰铸铁应选用低合金灰铸铁。不宜在300~400℃以上的温度长期使用。对壁厚相差悬殊的铸件不推荐选用

用于外罩、手把、手轮、底板、重锤等形状简单、对强度无要求的零件铸造应力小不用人工时效处理减振性优良铸造性能好

10

20

100

 

 

 

 

 

 

 

20

30

90

 

 

 

 

 

 

 

30

50

80

 

 

 

 

 

 

 

HT150

2.5

10

175

20

40

130

 

[120]

 

120

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一般铸件如端盖、汽轮泵体、轴承座、壁厚小于30mm的耐磨轴套、阀壳、管子及管路附件、手轮一般机床底座、床身及其他复杂零件、滑座、工作台等圆周速度为6~12m/s的皮带轮。不用人工时效有良好的减振性铸造性能好

10

20

145

40

80

115

[115]

110

 

105

20

30

130

80

150

 

105

 

100

90

30

50

120

150

300

 

100

 

90

80

HT200

2.5

10

220

20

40

180

[155]

[170]

 

165

可承受较大弯曲应力用于强度、耐磨性要求较高的较重要的零件和要求保持气密性的铸件如汽缸、齿轮、底架机体、飞轮、齿条、衬筒一般机床铸有导轨的床身及中等压力(8MPa以下)液压筒、液压泵和阀的壳体等圆周速度大于12m/s20m/s的带轮。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良好的减振性铸造性较好需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在滑动摩擦条件下应使用低合金灰铸铁(如含PCrMoCu等合金元素)机床床身、汽车刹车片、离合器片、汽缸套、活塞环等一般用低合金灰铸铁

10

20

195

40

80

160

[155]

150

 

145

20

30

170

80

150

 

145

 

140

130

30

50

160

150

300

 

135

 

130

120

HT250

4.0

10

270

20

40

220

 

[210]

 

205

基本性能同HT200但强度较高用于阀壳、油缸、汽缸、联轴器、机体、齿轮、齿轮箱外壳、飞轮、衬筒、凸轮、轴承座等

10

20

240

40

80

200

[190]

190

 

180

20

30

220

80

150

 

180

 

170

165

30

50

200

150

300

 

165

 

160

150

HT300

10

20

290

20

40

260

 

[250]

 

245

可承受高弯曲应力用于要求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重要铸件和要求保持高气密性铸件如齿轮、凸轮、车床卡盘、剪床、压力机的机身导板、六角、自动车床及其他重负荷机床铸有导轨的床身高压液压筒、液压泵和滑阀的壳体等圆周速度大于20m/s25m/s的带轮白口倾向大铸造性差需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和孕育处理

20

30

250

40

80

235

[230]

225

 

215

30

50

230

80

150

 

210

 

200

195

 

 

 

150

300

 

195

 

185

180

HT350

10

20

340

20

40

300

 

[290]

 

285

用于齿轮、凸轮、车床卡盘、剪床、压力机的机身导板、六角、自动车床及其他重负荷机床铸有导轨的床身高压液压筒、液压泵和滑阀的壳体等

20

30

290

40

80

270

[265]

260

 

255

30

50

260

80

150

 

240

 

230

225

 

 

 

150

300

 

215

 

210

205

1.本标准适用于砂型或导热性与砂型相当的铸型铸造的灰铸铁件。

2.本标准根据直径30mm单铸试棒加工成试样测定的抗拉强度将灰铸铁分为6个牌号牌号中的数值表示试棒的最小抗拉强度。由于灰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受凝固区和共析相变区间冷却速度的影响很大故从试棒上测得的性能并不完全能代表形状、壁厚与试棒不同的实际铸件的性能。

3.当一定牌号的铁水浇注壁厚均匀而形状简单的铸件时壁厚变化所造成的抗拉强度的变化可从本表查出参考性数据当铸件壁厚不均匀或有型芯时本表仅近似地给出不同壁厚处的大致抗拉强度值铸件设计应根据关键部位的实测值进行。

4.当铸件壁厚超过20mm而重量又超过200kg并有特殊要求时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采用与铸件冷却条件相似的附铸试棒()加工成试棒来测定抗拉强度其结果比单铸试棒更接近铸件材质的性能但应符合表中规定。

5.力学性能是铸态情况下的力学性能方括号内的数值仅适用于铸件壁厚大于试样直径的场合。

6.如需方要求以硬度检验铁铸件材质的力学性能时则应符合硬度牌号的规定。

硬度分级

H145

H175

H195

H215

H235

H255

铸件上的硬度范围HB

最大不超过170

150~200

170~220

190~240

210~260

230~280

7.灰铸铁的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其经验关系式如下。

σb196MPa HBRH(100+0.438 σb)

σb196MPa HBRH(44+0.724 σb)

式中RH称为相对硬度其数值由原材料、熔化工艺、处理工艺及铸件的冷却速度所确定其变化范围为0.8~1.2之间。通过测定单铸试棒(或铸件) σbHB由上式计算出RH这样测定了RH以后就可根据在铸件上实测得到的HB由上式计算出 σb参见原标准附录B

8.铸件的热处理规范请查阅《机械工程材料手册》黑色金属材料(5)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

球墨铸铁件(GB/T 13481988)

类别

 

铸件

壁厚

/mm

力学性能

   

       

(非标准所列供参考)

σb

σ0.2

δ

/%

HB

主要金

相组织

/MPa

最小值

单铸试块

QT400-18

 

400

250

18

130~180

铁素体(100%)

铁液经过球化处理使石墨大部或全部呈球状的铸铁称为球墨铸铁。它具有比灰铸铁高得多的强度和韧性强度利用率(σ0.2/σb)疲劳极限比灰铸铁高1倍以上接近45耐磨、耐热与耐蚀性均较好但铸造性比灰铸铁差。由于其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和经济性广泛用于机械制造等各工业部门已经取代和正在扩大取代碳钢、合金钢、灰铸铁、可锻铸铁等金属材料

有较好的塑性与韧性焊接性与切削性也较好常温冲击韧性高。用于制作农机具、犁铧、收割机、割草机等汽车、拖拉机的轮毂、驱动桥壳体、离合器壳、差速器壳等1.6~6.5MPa阀门的阀体、阀盖、压缩机气缸铁路钢轨垫板、电机机壳、齿轮箱等

QT400-15

 

400

250

15

130~180

铁素体(100%)

QT450-10

 

450

310

10

160~210

铁素体

(80%)

焊接性与切削性均较好塑性略低于QT400-18强度与小能量冲击性能优于QT400-18。用途同QT400-18

QT500-7

 

500

320

7

170~230

铁素体+

珠光体

强度与塑性中等切削性尚好。用于制作内燃机机油泵齿轮、汽轮机中温气缸隔板、机车车辆轴瓦、飞轮等

QT600-3

 

600

370

3

190~270

珠光体+

铁素体

强度和耐磨性较好塑性与韧性较低。用于制造内燃机的曲轴、凸轮轴、连杆等农机具轻负荷齿轮等部分磨床、铣床、车床的主轴空压机、冷冻机、制氧机、泵的曲轴、缸体、缸套等球磨机齿轮、各种车轮、滚轮、小型水轮机主轴等球磨机齿轴、矿车轮在低温(-40℃以下)条件工作的铸件不宜选用珠光体球墨铸铁因低温时其强度降低、脆性增加

QT700-2

 

700

420

2

225~305

珠光体

QT800-2

 

800

480

2

245~335

珠光体或

回火索

氏体

QT900-2

 

900

600

2

280~360

贝氏体或

回火马

氏体

有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较高的弯曲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和一定的韧性。用于内燃机曲轴凸轮轴汽车上的圆锥齿轮、转向节、传动轴拖拉机的减速齿轮、农机具

附铸试块

QT400-18A

30~60

390

250

18

130~180

铁素体

特性与用途与上面相应牌号相同

V形缺口试样的冲击值

牌号

铸件壁厚

/mm

最小冲击值akV/J·cm-2

室温23℃±5

低温-20℃±2

三个

试样

平均值

三个

试样

平均值

单铸

试块

QT400-18

 

14

11

 

 

QT400-18L

 

 

 

12

9

附铸

试块

QT400-18A

30~60

14

11

 

 

60~200

12

9

 

 

QT400-18AL

30~60

 

 

12

9

60~200

 

 

10

7

60~200

370

240

12

QT400-15A

30~60

390

250

15

130~180

铁素体

60~200

370

240

12

QT500-7A

30~60

450

300

7

170~240

铁素体+

珠光体

60~200

420

290

5

QT600-3A

30~60

600

360

3

180~270

珠光体+

铁素体

60~200

550

340

1

QT700-2A

30~60

700

400

2

220~320

珠光体

60~200

650

380

1

1.本标准适用于砂型或导热性与砂型相当的铸型铸造的普通和低合金球墨铸铁件。本标准不适用于球墨铸铁管件和连续铸造的球墨铸铁件。

2.牌号后面的字母“A”表示在附铸试块上测定的力学性能以区别单铸试块。当铸件质量大于或等于2000kg且壁厚在30~200mm内时一般采用附铸试块。字母“L”表示牌号在低温时应具有表列冲击值。

3.力学性能以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两个指标作为验收依据HB值和主要金相组织仅供参考其他供需双方商定。

4.如需方要求进行金相组织检验时可按GB/T 9441的规定进行球化级别一般不得低于4级。

5.在特殊情况下供需双方同意允许根据铸件本体所测得的硬度规定球墨铸铁硬度牌号(见标准附录A)其硬度牌号的硬度值范围与单铸试块牌号的硬度值范围相同。

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GB/T 13482009)

特性值

单位

        

QT350-22

QT400-18

QT450-10

QT500-7

QT550-5

QT600-3

QT700-2

QT800-2

QT900-2

QT500-10

剪切强度

MPa

315

360

405

450

500

540

630

720

810

扭转强度

MPa

315

360

405

450

500

540

630

720

810

弹性模量E(拉伸和压缩)

GPa

169

169

169

169

172

174

176

176

176

170

泊松比ν

0.275

0.275

0.275

0.275

0.275

0.275

0.275

0.275

0.275

0.28~0.029

无缺口疲劳极限(旋转弯曲)(f 10.6mm)

MPa

180

195

210

224

236

248

280

304

304

225

有缺口疲劳极限(旋转弯曲)(f 10.6mm)

MPa

114

122

128

134

142

149

168

182

182

140

抗压强度

MPa

700

700

800

840

870

1000

1150

断裂韧性KIC

31

30

28

25

22

20

15

14

14

28

300℃时的热传导率

W/(K·m)

36.2

36.2

36.2

35.2

34

32.5

31.1

31.1

31.1

20~500℃时的比热容量

J/(kg·K)

515

515

515

515

515

515

515

515

515

20~400℃时的线性膨胀系数

μm(m·K)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密度

kg/dm3

7.1

7.1

7.1

7.1

7.1

7.2

7.2

7.2

7.2

7.1

最大渗透性

μH/m

2136

2136

2136

1596

1200

866

501

501

501

磁滞损耗(B1T)

J/m3

600

600

600

1345

1800

2248

2700

2700

2700

电阻率

μΩ·m

0.50

0.50

0.50

0.51

0.52

0.53

0.54

0.54

0.54

主要基体组织

铁素体

铁素体

铁素体

铁素体-

珠光体

铁素体-

珠光体

珠光体-铁素体

珠光体

珠光体或

索氏体

回火马氏体

或索氏体+

屈氏体

铁素体

注:除非另有说明本表中所列数值都是常温下的测定值。

对抗拉强度是370MPa的球墨铸铁件无缺口试样,退火铁素体球墨铸铁件的疲劳极限强度大约是抗拉强度的0.5倍。在珠光体球墨铸铁和(淬火+回火)球墨铸铁中这个比率随着抗拉强度的增加而减少,疲劳极限强度大约是抗拉强度的0.4倍。当抗拉强度超过740MPa时这个比率将进一步减少。

② 对直径f 10.6mm45°圆角R0.25mmV形缺口试样,退火球墨铸铁件的疲劳极限强度降低到无缺口球墨铸铁件(抗拉强度是370MPa)疲劳极限的0.63倍。这个比率随着铁素体球墨铸铁件抗拉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对中等强度的球墨铸铁件、珠光体球墨铸铁件和(淬火+回火)球墨铸铁件,有缺口试样的疲劳极限大约是无缺口试样疲劳极限强度的0.6倍。

③ 对大型铸件,可能是珠光体,也可能是回火马氏体或屈氏体+索氏体。

单铸试样的力学性能(GB/T 13482009)

材料牌号

抗拉强度Rm/

MPa(min)

屈服强度Rp0.2/

MPa(min)

伸长率A/%

(min)

布氏硬度

HBW

主要基体组织

QT350-22L

350

220

22

160

铁素体

QT350-22R

350

220

22

160

铁素体

QT350-22

350

220

22

160

铁素体

QT400-18L

400

240

18

120~175

铁素体

QT400-18R

400

250

18

120~175

铁素体

QT400-18

400

250

18

120~175

铁素体

QT400-15

400

250

15

120~180

铁素体

QT450-10

450

310

10

160~210

铁素体

QT500-7

500

320

7

170~230

铁素体+珠光体

QT550-5

550

350

5

180~250

铁素体+珠光体

QT600-3

600

370

3

190~270

珠光体+铁素体

QT700-2

700

420

2

225~305

珠光体

QT800-2

800

480

2

245~335

珠光体或索氏体

QT900-2

900

600

2

280~360

回火马氏体或

屈氏体+索氏体

注:1.如需求球铁QT500-10时,其性能要求见下表。

2.字母“L”表示该牌号有低温(-20℃或-40)下的冲击性能要求;字母“R”表示该牌号有室温(23)下的冲击性能要求。

3.伸长率是从原始标距L05d上测得的,d是试样上原始标距处的直径。

 

球墨铸铁QT500-10的力学性能

材料牌号

铸件壁厚

t/mm

抗拉强度Rm/

MPa(min)

屈服强度Rp0.2/

MPa(min)

伸长率A/%

(min)

单铸试棒

QT500-10

500

360

10

附铸试棒

QT500-10A

30

500

360

10

30~60

490

360

9

60~200

470

350

7

 

 

附铸试样的力学性能(GB/T 13482009)

材料牌号

铸件壁厚/

mm

抗拉强度Rm/

MPa(min)

屈服强度Rp0.2/

MPa(min)

伸长率A/%

(min)

布氏硬度

HBW

主要基体组织

QT350-22AL

30

350

220

22

160

铁素体

30~60

330

210

18

60~200

320

200

15

QT350-22AR

30

350

220

22

160

铁素体

30~60

330

220

18

60~200

320

210

15

QT350-22A

30

350

220

22

160

铁素体

30~60

330

210

18

60~200

320

200

15

QT400-18AL

30

380

240

18

120~175

铁素体

30~60

370

230

15

60~200

360

220

12

QT400-18AR

30

400

250

18

120~175

铁素体

30~60

390

250

15

60~200

370

240

12

QT400-18A

30

400

250

18

120~175

铁素体

30~60

390

250

15

60~200

370

240

12

QT400-15A

30

400

250

15

120~180

铁素体

30~60

390

250

14

60~200

370

240

11

QT450-10A

30

450

310

10

160~210

铁素体

30~60

420

280

9

60~200

390

260

8

QT500-7A

30

500

320

7

170~230

铁素体+珠光体

30~60

450

300

7

60~200

420

290

5

QT550-5A

30

550

350

5

180~250

铁素体+珠光体

30~60

520

330

4

60~200

500

320

3

QT600-3A

30

600

370

3

190~270

珠光体+铁素体

30~60

600

360

2

60~200

550

340

1

QT700-2A

30

700

420

2

225~305

珠光体

30~60

700

400

2

60~200

650

380

1

QT800-2A

30

800

480

2

245~335

珠光体或索氏体

30~60

由供需双方商定

60~200

QT900-2A

30

900

600

2

280~360

回火马氏体或

索氏体+屈氏体

30~60

由供需双方商定

60~200

注:1.从附铸试样测得的力学性能并不能准确地反映铸件本体的力学性能,但与单铸试棒上测得的值相比更接近于铸件的实际性能值。

2.伸长率是从原始标距L05d上测得的,d是试样上原始标距处的直径。

3.如需球铁QT500-10,其性能要求见下表。

 

球墨铸铁QT500-10的力学性能

材料牌号

铸件壁厚

t/mm

抗拉强度Rm/

MPa(min)

屈服强度Rp0.2/

MPa(min)

伸长率A/%

(min)

单铸试棒

QT500-10

500

360

10

附铸试棒

QT500-10A

30

500

360

10

30~60

490

360

9

60~200

470

350

7

 

 

V形缺口单铸试样的冲击性能(GB/T 13482009)

牌号

最小冲击功/J

室温(23±5)

低温(-20±2)

低温(-40±2)

三个试样平均值

个别值

三个试样平均值

个别值

三个试样平均值

个别值

QT350-22L

12

9

QT350-22R

17

14

QT400-18L

12

9

QT400-18R

14

11

注:1.冲击功是从砂型铸造的铸件或者导热性与砂型相当的铸型中铸造的铸块上测得的。用其他方法生产的铸件的冲击功应满足经双方协商的修正值。

2.这些材料牌号也可用于压力容器。

V形缺口附铸试样的冲击性能(GB/T 13482009)

牌号

铸件壁厚/

mm

最小冲击功/J

室温(23±5)

低温(-20±2)

低温(-40±2)

三个试样平均值

个别值

三个试样平均值

个别值

三个试样平均值

个别值

QT350-22AR

60

17

14

60~200

15

12

QT350-22AL

60

12

9

60~200

10

7

QT400-18AR

60

14

11

60~200

12

9

QT400-18AL

60

12

9

60~200

10

7

注:从附铸试样测得的力学性能并不能准确地反映铸件本体的力学性能但与单铸试棒上测得的值相比更接近于铸件的实际性能值。

V形缺口附铸试样的冲击性能(GB/T 13482009)

牌号

铸件壁厚/

mm

最小冲击功/J

室温(23±5)

低温(-20±2)

低温(-40±2)

三个试样平均值

个别值

三个试样平均值

个别值

三个试样平均值

个别值

QT350-22AR

60

17

14

60~200

15

12

QT350-22AL

60

12

9

60~200

10

7

QT400-18AR

60

14

11

60~200

12

9

QT400-18AL

60

12

9

60~200

10

7

注:从附铸试样测得的力学性能并不能准确地反映铸件本体的力学性能但与单铸试棒上测得的值相比更接近于铸件的实际性能值。

可锻铸铁件(GB/T 94401988)

 

试样直径

d/mm

     

HB

特性和用途

(非标准所列供参考)

A

B

σb

σ0.2

δ/%

(L03d)

/MPa

KTH300-06

 

1215

300

6

150

白口铸铁通过石墨化或氧化脱碳退火处理改变其金相组织或成分而获得的具有较高韧性的铸铁称为可锻铸铁。其减振性低于灰铸铁但优于球墨铸铁及铸钢黑心和珠光体可锻铸铁耐热性均优于灰铸铁与铸钢但不宜焊接白心可锻铸铁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可锻铸铁的铸造性比灰铸铁差但比铸钢好其生产过程比球墨铸铁较易控制

黑心可锻铸铁比灰铸铁强度高塑性与韧性更好可承受冲击和扭转负荷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切削性能良好。制作薄壁铸件多用于机床零件、运输机零件、升降机械零件、管道配件、低压阀门。KTH300-06KTH330-08可耐800~1400kPa的压力(气压、水压)可用于自来水管道配件高压锅炉管道配件压缩空气管道配件以及农机零件。KTH350-10KTH370-12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在寒冷环境(-40)下工作不产生低温脆断在汽车和拖拉机中用于后轿外壳、转向机构、弹簧钢板支座

 

KTH330-08

330

8

KTH350-10

 

350

200

10

 

KTH370-12

370

12

KTZ450-06

1215

450

270

6

150~200

珠光体可锻铸铁的塑性、韧性比黑心可锻铸铁稍差但其强度高耐磨性好低温性能优于球墨铸铁加工性良好可代替有色合金、低合金钢及低碳钢与中碳钢制作较高强度和耐磨性的零件。KTZ450-06用于制作插销、轴承座。KTZ550-04用于制作一定强度、韧性适当的零件如汽车前轮轮毂、发动机支架、传动箱及拖拉机履带轨板。KTZ650-02用于制作较高强度的零件如柴油机活塞、差速器壳、摇臂及农业机械的犁刀、犁片、齿轮箱。KTZ700-2用于制作高强度的零件如曲轴、刀向接头、传动齿轮、凸轮轴、活塞环等

KTZ550-04

550

340

4

180~230

KTZ650-02

650

430

2

210~260

KTZ700-02

700

530

2

240~290

KTB350-04

9

12

15

340

350

360

5

4

3

230

将低碳低硅的白口铸铁和氧化铁一起加热进行脱碳软化后的铸铁称为白口可锻铸铁断口呈白色表面层大量脱碳形式铁素体心部为珠光体基体且有少量残余游离碳因而心部韧性难以提高一般仅限于薄壁件的制造由于工艺较复杂生产周期长性能较差国内在机械工业中较少应用KTB380-12适用于对强度有特殊要求和焊接后不需进行热处理的零件

KTB380-12

9

12

15

320

380

400

170

200

210

15

12

8

200

KTB400-05

9

12

15

360

400

420

200

220

230

8

5

4

220

KTB450-07

9

12

15

400

450

480

230

260

280

10

7

4

220

1.本标准适用于砂型或导热性与之相仿的铸型铸造的可锻铸铁件其他铸型的可锻铸铁件也可参考使用。

2.牌号中“H”表示黑心Z”表示珠光体B”表示白心。第一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值第二组数字表示伸长率值。

3.当需方对屈服强度和硬度有要求时经供需双方协议才测定并应符合表中要求。

4.未经需方同意铸件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修补。

5.牌号KTH 300-06适用于气密性零件牌号 B 系列为过渡牌号。

6.黑心和珠光体可锻铸铁的试样直径12mm只适用于铸件主要壁厚小于10mm的铸件。白心可锻铸铁的试样直径应尽可能与铸件的主要壁厚相近。

蠕墨铸铁件(JB/T44031999)

牌号

σb

/MPa

σ0.2

/MPa

伸长率δ

/%

硬度HBS

蠕化率VG

/%

墨铸特性和用途

RuT420

420

335

0.75

200~280

50

蠕墨铸铁是铁液经过蠕化处理大部分石墨呈蠕虫状的铸铁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其性能介于球墨铸铁和灰铸铁之间它既有球墨铸铁的强度、刚性及一定的韧性且有良好的耐磨性同时它的铸造性及热传导性又相近于灰铸铁具有比球墨铸铁和灰铸铁更为优良的综合耐热疲劳性能一般用于制作液压件、排气管件、底座、大型机床床身、钢锭模及飞轮等铸件铸件的质量有的已高达数十吨

是珠光体基体蠕墨铸铁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高硬度以及较好的热导率需经正火热处理适于制作高强度或高耐磨性的重要铸件如刹车鼓、钢珠的研磨盘、汽缸套、活塞环、玻璃模具、制动盘、吸淤泵体等

RuT380

380

300

0.75

193~274

RuT340

340

270

1.0

170~249

是以珠光体为主的珠光体+铁素体混合基体蠕墨铸铁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及热导率适于制作较高强度、刚度及耐磨的零件如大型齿轮箱体、盖、底座刹车鼓、大型机床件、飞轮、起重机卷筒、烧结机滑板等

RuT300

300

240

1.5

140~217

是以铁素体为主的铁素体+珠光体混合基体蠕墨铸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一定的塑性及韧性较高的热导率致密性良好适于制作较高强度及耐热疲劳的零件如汽缸盖、变速箱体、纺织机械零件、液压件、排气管、钢锭模及小型烧结机箅条等

RuT260

260

195

3.0

121~197

是铁素体基体蠕墨铸铁强度不高硬度较低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及热导率铸件需经退火热处理适于制作受冲击及热疲劳的零件如汽车及拖拉机的底盘零件、增压机废气进气壳体

1.本标准只适用于砂型或相当于砂型冷却效果的铸型铸造的普通和低合金蠕墨铸铁件。

2.表中蠕墨铸铁件的力学性能为单铸试块的力学性能并以抗拉强度为验收条件RuT260增加伸长率验收项目。

3.铸铁金相组织中石墨的蠕化率一般按本表规定但根据铸件不同用途和特点经供需双方协商可另定蠕化率的要求。

4.本表规定的力学性能可经热处理之后达到。

中锰抗磨球墨铸铁(GB/T31801982)

 

含锰量

(质量分数)

/%

力学性能

硬度HRC

挠度f/mm

特性和用途

抗弯强度σbb/MPa

冲击韧度

ak

/J·cm-2

砂型

金属型

砂型

金属型

试样直径/mm

支距/mm

30

50

300

500

MQTMn6

5.50~6.50

510

390

8

44

3.0

2.5

中锰抗磨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以马氏体和奥氏体为主具有较好的强度、韧性和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可代替高锰钢和锻钢可制作耐磨零件如用于选矿用螺旋分级机叶片、磨机衬板、煤粉机锤头、农机和水泥机械的耐磨件等

MQTMn7

6.50~7.50

470

440

9

41

3.5

3.0

MQTMn8

7.50~9.00

430

490

10

38

4.0

3.5

1.本标准适用于耐磨铸铁铸件。

2.M”、“Q”、“T”分别是“磨”、“球”、“铁”三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3.表中含锰量范围、挠度(f)和砂型铸造直径30mm的抗弯试棒的抗弯强度值除订货协议有规定外不作为验收依据。

抗磨白口铸铁件(GB/T 82631999)

 

      (      )/%

C

Si

Mn

Cr

Mo

Ni

Cu

S

P

KmTBNi4Cr2-DT

2.4~3.0

0.8

2.0

1.5~3.0

1.0

3.3~5.0

0.15

0.15

KmTBNi4Cr2-GT

3.0~3.6

0.8

2.0

1.5~3.0

1.0

3.3~5.0

0.15

0.15

KmTBCr9Ni5

2.5~3.6

2.0

2.0

7.0~11.0

1.0

4.5~7.0

0.15

0.15

KmTBCr2

2.1~3.6

1.2

2.0

1.5~3.0

1.0

1.0

1.2

0.10

0.15

KmTBCr8

2.1~3.2

1.5~2.2

2.0

7.0~11.0

1.5

1.0

1.2

0.06

0.10

KmTBCr12

2.0~3.3

1.5

2.0

11.0~14.0

3.0

2.5

1.2

0.06

0.10

KmTBCr15Mo

2.0~3.3

1.2

2.0

14.0~18.0

3.0

2.5

1.2

0.06

0.10

KmTBCr20Mo

2.0~3.3

1.2

2.0

18.0~23.0

3.0

2.5

1.2

0.06

0.10

KmTBCr26

2.0~3.3

1.2

2.0

23.0~30.0

3.0

2.5

2.0

0.06

0.10

耐热铸铁件(GB/T 94371988)

铸铁牌号

      (      )/%

高温短时

室温

使

C

Si

Mn

P

S

Cr(Al)

σb/MPa

最小抗

拉强度

σb/MPa

硬度HB

RTCr

3.0~3.8

1.5~2.5

1.0

0.20

0.12

0.50~1.00

500℃:225

600℃:144

200

189~288

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550

炉条、高炉支梁式水箱、金属型、玻璃模

RTCr2

3.0~3.8

2.0~3.0

1.0

0.20

0.12

1.00~2.00

500℃:243

600℃:166

150

207~288

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600

煤气炉内灰盆、矿山烧结车挡板

RTCr16

1.6~2.4

1.5~2.2

1.0

0.10

0.05

15.00~18.00

800℃:144

900℃:88

340

400~450

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900℃,在室温及高温下有抗磨性。耐硝酸腐蚀

退火罐、煤粉烧嘴、炉栅、水泥焙烧炉零件、化工机械零件

RTSi5

2.4~3.2

4.5~5.5

0.8

0.20

0.12

0.50~1.00

700℃:41

800℃:27

140

160~270

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700℃,可用于强度要求不高,价格低廉的情况

炉条、煤粉烧嘴锅炉梳形定位板、换热器针状管、二硫化碳反应甑

RQTSi4

2.4~3.2

3.5~4.5

0.7

0.10

0.03

700℃:75

800℃:35

480

187~269

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650℃,其含硅上限时到750℃,力学性能抗裂性较RQTSi5

玻璃窑烟道闸门、玻璃引上机墙板、加热炉两端管架

RQTSi4Mo

2.7~3.5

3.5~4.5

0.5

0.10

0.03

Mo0.3~0.7

700℃:101

800℃:46

540

197~280

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680℃,其含硅上限时到780℃,高温力学性能较好,能承受一定的载荷及温度的急变

罩式退火炉导向器、烧结炉中后热筛板、加热炉吊梁

RQTSi5

2.4~3.2

4.5~5.5

0.7

0.10

0.03

700℃:67

800℃:30

370

228~302

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800℃,硅上限时到900

煤粉烧嘴、炉条、辐射管、烟道闸门、加热炉中间管架

RQTAl4Si4

2.5~3.0

3.5~4.5

0.5

0.10

0.02

(4.0~5.0)

800℃:82

900℃:32

250

285~341

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900

烧结机箅条、炉用件

RQTAl5Si5

2.3~2.8

4.5~5.2

0.5

0.10

0.02

(5.0~5.8)

800℃:167

900℃:75

200

302~363

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1050

焙烧机篦条、炉用件

RQTAl22

1.6~2.2

1.0~2.0

0.7

0.10

0.03

(20.0~24.0)

800℃:130

900℃:77

300

241~364

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1100℃,抗高温硫蚀性好

锅炉用侧密封块链式加热炉炉爪黄铁矿焙烧炉零件

1.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在1100以下的耐热铸铁件。

2.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铸造或导热性与砂型相仿的铸型中浇成的耐热铸铁件。

3.室温抗拉强度为合格依据。

4.硅系、铝硅系耐热球墨铸铁件一般应进行消除内应力热处理其他牌号按需方要求订货条件进行。

5.在使用温度下铸件平均氧化增重速度不大于0.5g/(m2·h)生长率不大于0.2%。抗氧化试验方法和抗生长试验方法见原标准附录C和附录D

高硅耐蚀铸铁件(GB/T 84911987)

  

      (      )/%

     

性能和适用条件

应用举例

C

Si

Mn

P

S

Cr

Mo

Cu

RE

留量

最小抗

弯强度

σbb/MPa

最小

挠度

f/mm

最大

硬度

HRC

STSi11Cu2CrRE

10.00~12.00

0.60~0.80

1.80~2.20

190

0.8

42

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可以用一般的机械加工方法进行生产。在浓度不低于10%的硫酸、浓度不高于46%的硝酸或由上述两种介质组成的混合酸、浓度不低于70%的硫酸加氯、苯、苯磺酸等介质中具有较稳定的耐蚀性能但不允许有急剧的交变载荷冲击载荷和温度突变

卧式离心机、潜水泵、阀门、旋塞、塔罐、冷却排水管、弯头等化工设备和零部件等

1.20

0.50

0.10

0.10

0.10

STSi15RE

1.00

14.25~15.75

140

0.66

48

在氧化性酸(如各种温度和浓度的硝酸、硫酸、铬酸等)室温盐酸、各种有机酸和一系列盐溶液介质中都有良好的耐蚀性但在卤素的酸、盐溶液(如氢氟酸、高温下的盐酸和氟化物等)和强碱溶液中不耐蚀。不允许有急剧的交变载荷冲击载荷和温度突变

各种离心泵、阀类、旋塞、管道配件、塔罐、低压容器及各种非标准零部件

STSi15Mo3RE

0.90

14.25~15.75

3.00~4.00

130

0.66

48

在各种浓度和温度的硫酸、硝酸、盐酸中在碱水溶液和盐水溶液中当同一铸件上各部位的温差不大于30在没有动载荷、交变载荷和脉冲载荷时具有特别高的耐腐蚀性能

STSi15Cr4RE

1.40

14.25~15.75

4.00~5.00

130

0.66

48

具有优良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并有改善抗氧化性条件的耐蚀性。高硅铬铸铁中的铬可提高其钝化性和点蚀击穿电位但不允许有急剧的交变载荷和温度突变

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系统中大量用作辅助阳极铸件

STSi17RE

0.80

16.00~18.00

 

130

0.66

48

STSi15RE

STSi15RE

1.本标准适用于含硅量为10.00%~18.00%的高硅耐蚀铸铁件表中成分RE表示混合稀土元素。

2.高硅耐蚀铸铁以化学成分为验收依据力学性能不作为验收依据如需方有要求时应符合表中规定。

3.高硅耐蚀铸铁是一种较脆的金属材料在其铸件的结构设计上不应有锐角和急剧的截面过渡。

4.若无特殊要求时铸件的消除内应力热处理按原标准中规范进行。

5.铸件需进行水压试验时应在图纸或技术文件中规定。一般承受液压的零件可用常温清水进行水压试验其试压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且保压时间应不少于10min

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