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机械设计从业人员业余时间制作的网站
注册
Ctrl + D 收藏本站

工程塑料

塑料名称(代号)

        

   

硬聚氯乙烯

(PVC)

1.耐腐蚀性能好除强氧化性酸(浓硝酸、发烟硫酸)、芳香族及含氟的碳氢化合物和有机溶剂外对一般的酸、碱介质都是稳定的

2.机械强度高特别是冲击韧性优于酚醛塑料

3.电性能好

4.软化点低使用温度-10~+55

1.可代替铜、铝、铅、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作耐腐蚀设备与零件

2.可制作灯头、插座、开关等

高密度聚乙烯

(HDPE)

1.耐寒性良好-70℃时仍柔软

2.摩擦因数低0.21

3.除浓硝酸、汽油氯化烃及芳香烃外可耐强酸、强碱及有机溶剂的腐蚀

4.吸水性小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耐辐射性能

5.注射成型工艺性好可用火焰静电喷涂法涂于金属表面作为耐磨、减摩及防腐涂层

6.机械强度不高热变形温度低故不能承受较高的载荷否则会产生蠕变及应力松弛。使用温度可达80~100

1.作一般结构零件

2.作减摩自润滑零件如低速、轻载的衬套等

3.作耐腐蚀的设备与零件

4.作电器绝缘材料如高频、水底和一般电缆的包皮等

改性有机玻璃

(372)

(PMMA)

1.有极好的透光性可透过92%以上的太阳光紫外线光达73.5%

2.综合性能超过聚苯乙烯等一般塑料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耐热耐寒性

3.耐腐蚀、绝缘性能良好

4.尺寸稳定易于成型

5.质较脆易溶于有机溶剂中作为透光材料表面硬度不够易擦毛

作要求有一定强度的透明结构零件

聚丙烯

(PP)

1.是最轻的塑料之一它的屈服、拉伸和压缩强度以及硬度均优于高密度聚乙烯有很突出的刚性高温(90)抗应力松弛性能良好

2.耐热性能较好可在100℃以上使用,如无外力,在150℃也不变形

3.除浓硫酸、浓硝酸外在许多介质中几乎都很稳定。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对它有软化和溶胀作用

4.几乎不吸水高频电性能好成型容易但成型收缩率大

5.低温呈脆性耐磨性不高

1.作一般结构零件

2.作耐腐蚀化工设备与零件

3.作受热的电气绝缘零件

改性聚苯乙烯

(204)

(PS)

1.有较好的韧性和一定的冲击强度

2.有优良的透明度(与有机玻璃相似)

3.化学稳定性、耐水、耐油性能都较好并易于成型

制作透明结构零件如汽车用各种灯罩、电气零件等

改性聚苯乙烯

(203A)

(PS)

1.与聚苯乙烯相比有较高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2.耐酸、碱性能好但不耐有机溶剂

3.电气性能优良

4.透光性好着色性佳并易成型

1.制作一般结构零件和透明结构零件

2.制作仪表零件、油浸式多点切换开关、电池外壳等

聚砜

(PSU)

1.不仅能耐高温也能在低温下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故可在-100~+150℃下长期使用

2.在高温下能保持常温下所具有的各种力学性能和硬度蠕变值很小。冲击韧性好,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3.化学稳定性好

4.电绝缘、热绝缘性能良好

5.F-4填充后可制作摩擦零件

适于高温下工作的耐磨受力传动零件如汽车分速器盖、齿轮等电绝缘零件以及耐热零件

ABS

1.由于ABS是由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为基的三元共聚体故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即高的冲击韧性和良好的机械强度

2.优良的耐热、耐油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3.尺寸稳定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且表面还可镀金属

4.电性能良好

1.作一般结构或耐磨受力传动零件如齿轮、轴承等,也可制作叶轮

2.作耐腐蚀设备与零件

3.ABS制成的泡沫夹层板可作小轿车车身

(PA)

尼龙66

(PA-66)

疲劳强度和刚性较高耐热性较好耐磨性好但吸湿性大尺寸稳定性不够摩擦因数低0.15~0.40极限值为0.9×105Pa·m/s

适于中等载荷、使用温度不高于120℃、无润滑或少润滑条件下工作的耐磨受力传动零件

尼龙6

(PA-6)

疲劳强度、刚性、耐热性略低于尼龙66但弹性好有较好的消振降低噪声能力。其余同尼龙66

适用于在轻负荷中等温度(最高100)、无润滑或少润滑、要求噪声低的条件下工作的耐磨受力传动零件

尼龙610

(PA-610)

强度、刚性、耐热性略低于尼龙66但吸湿性较小耐磨性好

同尼龙6。制作要求比较精密的齿轮并适用于在湿度波动较大的条件下工作的零件

尼龙1010

(PA-1010)

强度、刚性、耐热性均与尼龙6、尼龙610相似而吸湿性低于尼龙610。成型工艺性较好耐磨性亦好

适用于在轻载荷温度不高、湿度变化较大且无润滑或少润滑的情况下工作的零件

MC尼龙

(PA-MC)

强度、耐疲劳性、耐热性、刚性均优于尼龙6及尼龙66吸湿性低于尼龙6及尼龙66耐磨性好能直接在模型中聚合成型。适宜浇铸大型零件如大型齿轮、蜗轮轴承及其他受力零件等。摩擦因数为0.15~0.30

适用于在较高载荷较高使用温度(最高使用温度小于120)、无润滑或少润滑条件下工作的零件

聚甲醛

(POM)

1.耐疲劳强度和刚性高于尼龙尤其是弹性模量高硬度高这是其他塑料所不能相比的

2.自润滑性能好耐磨性好摩擦因数为0.15~0.35极限值为1.26×105Pa·m/s

3.较小的蠕变性和吸湿性故尺寸稳定性好但成型收缩率大于尼龙

4.长期使用温度为-40~+100

5.用聚四氟乙烯填充的聚甲醛可显著降低摩擦因数提高耐磨性和极限值

1.作对强度有一定要求的一般结构零件

2.适用于在轻载荷无润滑或少润滑条件下工作的各种耐磨受力传动零件

3.作减磨自润滑零件

聚碳酸酯

(PC)

1.力学性能优异尤其是具有优良的抗冲击韧性

2.蠕变性相当小故尺寸稳定性好

3.耐热性高于尼龙、聚甲醛长期工作温度可达130

4.疲劳强度低易产生应力开裂长期允许负荷较小以及耐磨性欠好

5.透光率达89%接近有机玻璃

1.作耐磨受力的传动零件

2.也可作支架壳体、垫片等一般结构零件

3.可作耐热透明结构零件如防爆灯防护玻璃等

4.各种仪器仪表的精密零件

氯化聚醚

(CPE)

1.具有独特的耐腐蚀性能仅次于聚四氟乙烯可与聚三氟乙烯相比能耐各种酸、碱和有机溶剂。在高温下不耐浓硝酸浓双氧水和湿氯气等

2.可在120℃下长期使用

3.强度、刚性比尼龙、聚甲醛等低耐磨性略优于尼龙极限值为0.72×105Pa·m/s

4.吸水性小成品收缩率小尺寸稳定成品精度高

5.可用火焰喷镀法涂于金属表面

1.作耐腐蚀设备与零件

2.作在腐蚀介质中使用的低速或高速、低负荷的精密耐磨受力传动零件

聚酚氧(苯氧树脂)

1.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高的刚性、硬度和韧性。冲击强度可与聚碳酸酯相比抗蠕变性能与大多数热塑性塑料相比属于优等

2.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成型精度高

3.一般推荐的最高使用温度为77

1.适用于精密的形状复杂的耐磨受力传动零件

2.适用于仪表计算机等零件

线型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

1.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超过聚甲醛抗蠕变性能、刚性和硬度都胜过多种工程塑料

2.吸湿性小线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高

3.热力学性能与冲击性能很差

4.耐磨性可与聚甲醛、尼龙比美

5.增强的线型聚酯其性能相当于热固性塑料

1.作耐磨受力传动零件特别是与有机溶剂如油类、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上述零件

2.增强的聚酯可代替玻璃纤维填充的酚醛、环氧等热固性塑料

聚苯醚(PPO)

1.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最突出的特点是拉伸强度和蠕变性极好

2.较高的耐热性可与一般热固性塑料相比美长期使用温度为-127~+120

3.成型收缩率低尺寸稳定

4.耐高浓度的无机酸、有机酸及其盐的水溶液、碱及水蒸汽。但溶于氯化烃和芳香烃中在丙酮、石油、甲酸中龟裂和膨胀

1.适用于作高温工作下的耐磨受力传动零件

2.作耐腐蚀的化工设备与零件如泵叶轮、阀门、管道等

3.可代替不锈钢作外科医疗器械

聚四氟乙烯

(F-4)

(PTFE)

1.聚四氟乙烯素称“塑料王”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对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有机溶剂均耐蚀只有对熔融状态的碱金属及高温下的氟元素才不耐蚀

2.有异常好的润滑性具有极低的动、静摩擦因数对金属的摩擦因数为0.07~0.14自摩擦因数接近冰极限值为0.64×105Pa·m/s

3.可在260℃长期连续使用,也可在-250℃的低温下满意地使用

4.优异的电绝缘性

5.耐大气老化性能好

6.突出的表面不粘性几乎所有的黏性物质都不能附在它的表面上

7.其缺点是强度低、刚性差冷流性大必须用冷压烧结法成型工艺较麻烦

1.作耐腐蚀化工设备及其衬里与零件

2.作减摩自润滑零件如轴承、活塞环、密封圈等

3.作电绝缘材料与零件

填充F-4

用玻璃纤维末、二硫化钼、石墨、氧化镉、硫化钨、青铜粉、铅粉等填充的聚四氟乙烯在承载能力、刚性、极限值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用于高温或腐蚀性介质中工作的摩擦零件如活塞环等

聚三氟氯乙烯

(F-3)

(PCTFE)

1.耐热性、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仅次于F-4180℃的酸、碱和盐的溶液中也不溶胀或侵蚀

2.机械强度抗蠕变性能硬度都比F-4

3.长期使用温度为-195~190℃之间,但要求长期保持弹性时,则最高使用温度为120

4.涂层与金属有一定的附着力其表面坚韧、耐磨有较高的强度

1.作耐腐蚀化工设备与零件

2.悬浮液涂于金属表面可作防腐、电绝缘防潮等涂层

3.制作密封零件、电绝缘件、机械零件(如润滑齿轮、轴承)

4.制作透明件

聚全氟乙丙烯

(F-46)

(FEP)

1.力学、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基本与F-4相同但突出的优点是冲击韧性高即使带缺口的试样也冲不断

2.能在-85~205℃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

3.可用注射法成型

4.摩擦因数为0.08极限值为(0.6~0.9)×105Pa·m/s

1.F-4

2.用于制造要求大批量生产或外形复杂的零件并用注射成型代替F-4的冷压烧结成型

聚酰亚胺

(PI)

1.是新型的耐高温、高强度的塑料之一可在260℃温度下长期使用,在有惰性气体存在下,可在300℃下长期使用,间歇使用温度高达430

2.耐磨性能好且在高温和高空下稳定挥发物少摩擦因数为0.17

3.电性能和耐辐射性能良好

4.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和不受酸的侵蚀但在强碱、沸水、蒸汽持续作用下会破坏

5.主要缺点是质脆对缺口敏感不宜在室外长期使用

1.适用于高温、高真空条件下的减摩、自润滑零件

2.适用于高温电机、电器零件

酚醛塑料

(PF)

1.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耐大部分酸类、有机溶剂特别能耐盐酸、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低及中等浓度硫酸的腐蚀但不耐强氧化性酸(如硝酸、铬酸等)及碱、碘、溴、苯胺嘧啶等的腐蚀

2.热稳定性好一般使用温度为-30~130

3.与一般热塑性塑料相比它的刚性大弹性模量均为60~150MPa用布质和玻璃纤维层压塑料力学性能更高具有良好的耐油性

4.在水润滑条件下只有很低的摩擦因数约为0.01~0.03宜作摩擦磨损零件

5.电绝缘性能良好

6.冲击韧性不高质脆故不宜在机械冲击剧烈振动、温度变化大的情况下使用

1.作耐腐蚀化工设备与零件

2.作耐磨受力传动零件如齿轮、轴承等

3.作电器绝缘零件

聚苯硫醚

(PPS)

1.突出的热稳定性

2.吸湿性小易加工

3.与金属、无机材料有良好的附着性、尺寸稳定性好

4.耐化学性极好191~204℃没有能溶解它的溶剂

1.最适宜作耐腐蚀涂层

2.注射制品可代替金属材料制作汽车、照相机部件如轴承、衬套

3.制作泵的叶轮、压盖、滚动轴承保持架、机械密封件、密封圈等

产品要求

典型产品名称

工作条件

对材料的性能要求

    

一般结构零件

壳体、盖板、外罩、支架、手柄、手轮、导管、管接头、紧固件等

不承受动载荷或承受很小的动载荷工作环境温度不高

只要求较低的强度和耐热性能但因其用量较大还要求有较高的生产率、成本低

高密度聚乙烯、改性聚苯乙烯、聚丙烯、ABS

耐磨传动零件

各种轴承、衬套、齿轮、凸轮、蜗轮、蜗杆、齿条、滚子、联轴器等

承受交变应力和冲击负荷表面受磨损

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刚性、韧性、耐磨性和耐疲劳性并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

尼龙、MC尼龙、聚甲醛、聚碳酸酯、ABS、酚醛层压板棒、聚酚氧、线型聚酯、氯化聚醚、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减摩、自润滑零件

活塞环、机械动密封圈、填料函、滑动导轨以及轴承等

一般受力较小但运动速度较高有的是在无油润滑的情况下运转

机械强度要求不高主要要求具有低的摩擦因数和良好的自润滑性并应有高的耐磨性和一定的耐腐蚀性

F-4、填充的F-4F-4填充的聚甲醛、填充改性的聚酰亚胺、高密度聚乙烯、F-46、填充改性酚醛塑料

耐腐蚀零部件

化工容器、管道、泵、阀门、塔器、搅拌器、反应釜、热交换器、冷凝器、分离和排气净化设备等

在常温或较高温度下长期受酸、碱或其他腐蚀介质的侵蚀

要求具有抗各种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以及各种有机溶剂等腐蚀的能力保证正常操作、安全生产

硬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ABS、氟塑料、氯化聚醚、聚苯硫醚、酚醛玻璃钢、环氧玻璃钢、呋喃玻璃钢

耐高温零件部件

煮沸杀菌用的外科医疗器械蒸汽管道中的泵及阀门零部件B级、F级、H级和C级电气绝缘零件高温下工作的齿轮、轴承以及其他机械零件

一般工作温度在120以上有的高达200300

要求具有高的热变形温度及高温抗蠕变性能有的还要求有高温耐磨、耐腐蚀以及电绝缘性能

(1)工作温度130—— 聚苯醚、聚碳酸酯、氯化聚醚、线型聚酯、填充改性酚醛塑料

(2)工作温度≤150—— 聚砜、环氧、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或尼龙66

(3)工作温度180200——有机硅、DAP、芳香尼龙、F-46、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或尼龙1010

(4)工作温度≤250—— F-4、聚酰亚胺、聚芳砜、聚苯硫醚

(5)工作温度≤315—— 聚苯并咪唑、体型聚酯

耐低温零部件

与液氨或液氢、液氧接触的有关零件以及在严寒地区使用的各种机械、电气零部件

在低温或超低温下使用(氨的沸点为-33.4℃,凝固点为-77.7℃,氢的沸点为-252.7℃,凝固点为-259.2℃,氧的沸点为-182.97℃,熔点为-218.9)

要求在低温或超低温下仍具有良好的力学、电气性能

(1)-40℃以上—— 聚甲醛、线型聚酯、ABS、尼龙1010

(2)-60℃以上——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酚氧、F-2

(3)-70℃以上—— 低压聚乙烯、芳香尼龙、环氧

(4)-100℃以上—— 聚碳酸酯、聚砜、聚苯醚、F-46

(5)-180℃以上—— F-4、聚酰亚胺

(6)-240℃以上—— 聚芳砜

透明结构件

仪表壳、灯罩、风窗玻璃、液面计、油标、设备标牌、光学镜片等

不承受载荷或承受很小的载荷工作环境温度不高但需要透光性好

要求一定的透明度和强度并有一定的耐热性、耐气候性和耐磨性

有机玻璃、聚苯乙烯、高压聚乙烯、聚碳酸酯、聚砜、透明ABS、透明芳香尼龙

高强度、高模结构件

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高速风扇叶片、泵叶轮、船用螺旋桨、发电机护环、压力容器、高速离心转筒、船艇壳体、汽车车身等

负荷大运转速度高有的承受强大的离心力和热应力有的受介质腐蚀

要求高强度、高的弹性模量、耐冲击、耐疲劳、耐腐蚀以及较高的热变形温度

玻璃布层压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如玻璃纤维增强尼龙、玻璃纤维增强聚酯等)、环氧玻璃钢、聚酯玻璃钢

     

         

密度

/g·cm-3

吸水率

成品

收缩率

马丁

耐热

连续

耐热

维卡

耐热

热变形温度

/

脆化

温度

/

燃烧性

/%

/

1.86MPa

0.46MPa

硬聚氯乙烯(PVC)

1.35~1.45

0.4~0.6

0.6~0.8

50~65

49~71

 

56~73

75~82

-15

自熄

软聚氯乙烯

1.16~1.35

0.15~0.75

2~4

40~70

55~80

 

 

 

-30~-35

缓慢

至自熄

高密度聚乙烯(HDPE)

0.94~0.965

0.01

1.5~3.6

 

121

121~127

48

60~82

-70

很慢

改性有机玻璃(372)(PMMA)

1.18

0.2

0.5

60

 

110

85~100

 

 

 

聚丙烯(PP)

0.90~0.91

0.03~0.04

1.0~1.2

44

121

 

56~67

100~116

-35

自熄

改性聚苯乙烯(204)(PS)

1.07

0.17

0.4~0.7

75

60~96

 

175~205

 

 

 

聚砜(PSU)

1.24

0.12~0.22

0.8

156

150~174

 

174

181

-100

自熄

ABS

超高冲击型

1.05

0.3

0.5

 

 

 

87

96

 

缓慢

高强度中冲击型

1.07

0.3

0.4

 

 

 

89

98

 

低温冲击型

1.02

0.2

 

 

 

 

78~85

98

 

1.27mm

0.55mm/s

耐热型

1.06~1.08

0.2

 

 

 

 

96~110

104~116

 

聚酰胺(PA)

尼龙

1010

未增强

1.04~1.06

0.39

1.0~2.5

45

80~120

123~190

 

 

-60

自熄

玻璃纤维增强

1.23

0.05

 

180

 

 

 

 

-60

自熄

尼龙

610

干态

1.07~1.09

0.4~0.5

1.0~1.5

51~56

 

195~205

 

 

 

自熄

含水1.5%

 

 

 

 

 

 

 

 

 

 

尼龙

66

干态

1.14~1.15

1.5

1.5

50~60

82~140

 

66~68

182~185

-25~-30

自熄

含水2.3%

 

 

 

 

 

 

 

 

 

 

尼龙

6

干态

1.13~1.15

1.9

0.8~1.5

40~50

79~121

 

55~58

180

-20~-30

自熄

含水3.5%

 

 

 

 

 

 

 

 

 

 

尼龙11

1.04

0.4

 

(38)

 

173~178

 

 

 

自熄

尼龙9

1.05

1.2

1.5~2.5

42~48

 

160

 

 

 

 

MC尼龙

(单体浇铸尼龙)

1.16

 

 

55

 

 

94

205

 

自熄

聚甲醛(POM)

共聚

1.41~1.43

0.22~0.25

2.0~3.0

57~62

104

 

110

168

-40

缓慢

均聚

1.42~1.43

0.25

2.0~2.5

60~64

85

 

124

170

 

缓慢

聚碳酸酯(PC)

未增强

1.20

0.13

0.5~0.8

110~130

121

 

132~138

 

-100

自熄

增强

1.40

0.07~0.09

0.1~0.5

150~152

140~141

 

147~149

 

 

不燃

氯化聚醚(聚氯醚)(CPE)

1.40

0.01

0.4~0.8

72

120~143

 

100

141

-40

自熄

聚酚氧(苯氧树脂)

1.18

0.13

0.3~0.4

 

77

 

86

92

-60

 

线型聚酯(PET)

未增强

1.37~1.38

0.26

1.8

 

 

 

85

115

 

 

增强

1.63~1.70

 

0.2~1.0

130~140

 

 

240

 

 

缓慢

聚苯醚(PPO)

PPO

1.06~1.07

0.07

0.7~1.0

144~160

200

 

190

 

-127

缓慢

至自熄

改性PPO

1.06

0.066

0.7

 

100

 

190

 

-45

自熄

氟塑料

F-4(聚四氟乙烯)(PTFE)

2.10~2.20

0.001~0.005

模压

1~5

 

260

 

55

121

-180~

-195

自熄

F-3(聚三氟氯乙烯)(PCTFE)

2.10~2.20

0.005

1~2.5

70

120~190

 

75

130

-180~

-195

自熄

F-2

1.76

0.04

2.0

 

150

 

91

149

-62

自熄

F-46(聚全氟乙丙烯)(FEP)

2.10~2.20

0.01

2~5

 

204

 

51

70

-200

自熄

F-23

2.02

 

 

 

170~180

 

 

 

 

 

聚酰亚胺(PI)

均苯型

1.40~1.60

0.2~0.3

 

 

260

300

360

 

-180

自熄

可溶型

1.34~1.40

0.2~0.3

0.5~1.0

 

200~250

250~270

 

 

-180

自熄

酚醛塑料(PF)

1.60~2.00

0.05

 

150

 

 

 

 

 

 

聚苯硫醚(PPS)

未增强

1.30~1.50

 

 

105

 

 

135

 

 

 

增强

1.60~1.65

0.02

 

 

 

 

260

 

 

 

     

           

线胀系数

×10-5

/

拉伸

强度

弯曲

强度

压缩

强度

疲劳强度

107

冲击强度

/J·cm-2

拉伸弹

性模量

弯曲弹

性模量

/MPa

缺口

无缺口

/103MPa

硬聚氯乙烯(PVC)

5~8

45~50

70~112

56.2~91.4

 

1.09~2.18

0.3~0.4

 

 

软聚氯乙烯

7~25

 

 

6.2~11.8

 

 

0.39~1.18

 

 

高密度聚乙烯(HDPE)

12.6~16

屈服

22~29

断裂

15~16

25~40

22.5

11

7~8

不断

0.84~0.95

1.1~1.4

改性有机玻璃(372)(PMMA)

5~6

50

100

 

 

 

0.12

 

 

聚丙烯(PP)

10.8~11.2

30~39

42~56

39~56

11~22

0.22~0.5

不断

1.1~1.6

1.2~1.6

改性聚苯乙烯(204)(PS)

5~5.5

50

72

90

 

1.6

0.12~0.26

 

 

聚砜(PSU)

5.0~5.2

72~85

108~127

89~97

 

0.7~0.81

1.72~3.70

2.5~2.8

2.8

ABS

超高冲击型

10.0

35

62

 

 

5.3

 

1.8

1.8

高强度中冲击型

7.0

63

97

 

 

0.6

 

2.9

3.0

低温冲击型

8.6~9.9

21~28

25~46

18~39

 

2.7~4.9

 

0.7~1.8

1.2~2.0

耐热型

6.8~8.2

53~56

84

70

 

1.6~3.2

 

2.5

2.5~2.6

聚酰胺

(PA)

尼龙

1010

未增强

10.5

52~55

89

79

 

0.4~0.5

不断

1.6

1.3

玻璃纤维增强

3.1

180

237

157

 

0.85

100

8.8

5.9

尼龙

610

干态

9~12

60

 

90

 

0.35~0.55

 

2.3

 

含水1.5%

 

47

 

70

 

0.98

 

1.2

 

尼龙

66

干态

9~10

83

100~110

120

 

0.39

 

3.2~3.3

2.9~3.0

含水2.3%

 

56.5

 

90

23~25

1.38

 

1.4

1.2

尼龙

6

干态

7.9~8.7

74~78

100

90

12~19

0.31

 

2.6

2.4~2.6

含水3.5%

 

52~54

70

60

 

5.5

 

0.83

0.53

尼龙11

11.4~12.4

47~58

76

80~110

 

0.35~0.48

3.8

1.2

1.1

尼龙9

8~12

58~65

80~85

 

 

 

2.5~3.0

1.0~1.2

1.0~1.2

MC尼龙

(单体浇铸尼龙)

8.3

90~97

152~171

107~130

20

 

5.0

3.6

4.2

聚甲醛

(POM)

共聚

11.0

屈服

62~68

91~92

113

25~27

0.65~0.76

0.90~1.1

2.8

2.6

均聚

10.0

70

98

122

30~35

0.65

1.08

2.9

2.9

聚碳酸酯(PC)

未增强

6~7

67

98~106

83~88

7~10

6.4~7.5

不断

2.2~2.4

2.0~3.0

增强

1.6~2.7

110~140

160~190

120~135

 

 

0.65

6.6~11.9

4.8~7.5

氯化聚醚(聚氯醚)(CPE)

12

42.3

70~77

63~87

 

0.21

0.50

1.1

0.9

聚酚氧(苯氧树脂)

5.8~6.8

63~70

90~110

84

 

0.134

不断

2.7

2.9

线型聚酯

(PET)

未增强

6.0

80

117

 

 

0.040

 

2.9

 

增强

2.5~3.4

120

145~175

130~161

 

0.085

 

8.3~9.0

6.2

聚苯醚(PPO)

PPO

5.0~5.6

屈服

86.5~89.5

断裂66.5

98~137

91~112

14

0.083~0.102

0.53~0.64

2.6~2.8

2.0~2.1

改性PPO

6.7

67

95

115

20

0.70

 

2.5

2.5

氟塑料

F-4(聚四氟乙烯)(PTFE)

10~12

14~25

11~14

12

 

0.164

 

0.4

 

F-3(聚三氟氯乙烯)(PCTFE)

4.5~7.0

32~40

55~70

 

 

0.130~0.170

 

1.1~1.3

1.3~1.8

F-2

8.5~15.3

46~49.2

 

70

 

0.203

0.160

0.84

1.4

F-46(聚全氟乙丙烯)(FEP)

8.3~10.5

20~25

 

 

 

不断

不断

0.35

 

F-23

 

25~30

35

 

 

 

 

 

1.0~1.2

聚酰亚胺

(PI)

均苯型

5.5~6.3

94.5

100

170

26

0.38

0.54

 

3.2

可溶型

 

120

200~210

230

 

1.20

不断

 

3.3

酚醛塑料(PF)

1.5~2.5

25

60

100

抗剪强度

25

 

0.35

 

 

聚苯硫醚

(PPS)

未增强型

2.8

6.5

9.6

 

 

 

0.78~0.98

 

3.8

增强型

 

14.2~17.9

1.96

 

 

 

2.9~3.9

 

10.7

     

物理力学性能

   

断裂

伸长率

/%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体积电阻

/Ω·cm

击穿强度

/kV·mm-1

耐电

弧性

/s

 

布氏HB

R

M

/106Hz

硬聚氯乙烯(PVC)

20~40

 

邵氏D

70~90

 

14~17

 

1012~1016

17~52

60~80

软聚氯乙烯

200~450

 

邵氏D

20~30

 

5~9

0.08~0.015

1011~1018

12~40

 

高密度聚乙烯(HDPE)

60~150

 

邵氏D

60~70

 

2.3~2.35

0.005

1016

 

150

改性有机玻璃(372)(PMMA)

 

 

 

10

 

 

表面

4.5×1015

20

 

聚丙烯(PP)

200

95~105

 

 

2.0~2.6

0.001

1016

30

125~185

改性聚苯乙烯(204)(PS)

1.0~3.7

 

68~98

(HRM)

 

3.12

 

1016

25

 

聚砜(PSU)

20~100

120

 

10.8

2.9~3.1

0.001~0.006

1016

16.1~20

122

ABS

超高冲击型

 

100

 

 

2.4~5.0

0.003~0.008

1016

 

50~85

高强度中冲击型

 

121

 

 

2.4~5.0

0.003~0.008

1016

 

50~85

低温冲击型

 

62~88

 

 

3.7

0.011~0.073

1013

15.1~15.7

70~80

耐热型

 

108~116

 

 

2.7~3.5

0.034

1013

14.2~15.7

70~80

聚酰胺(PA)

尼龙

1010

未增强

100~250

 

 

7.1

2.5~3.6

0.020~0.026

1014

20

 

玻璃纤维增强

 

 

 

12.4

 

0.027

1015

29

 

尼龙

610

干态

85

111~113

 

 

3.9

0.04

1014

28.5

 

含水1.5%

220~240

90

 

 

 

 

 

 

 

尼龙

66

干态

60

118

 

 

40

0.014

1014

15~19

130~140

含水2.3%

200

100

 

 

 

 

 

 

 

尼龙

6

干态

150

114

 

 

4.1

0.01

1014~1015

22

 

含水3.5%

250

85

 

 

 

 

 

 

 

尼龙11

60~230

100~113

 

7.5

 

0.06

1015

29.5

 

尼龙9

 

 

 

 

3.7

0.019

5.5×1014

15

 

MC尼龙

(单体浇铸尼龙)

20~30

 

 

14~21

3.7

0.02

 

 

 

聚甲醛(POM)

共聚

60~75

120

94

 

3.8

0.005

1014

18.6

240

均聚

15~25

 

80

 

3.7

0.004

1014

 

129

聚碳酸酯(PC)

未增强

60~100

 

75

9.7~10.4

3.0

0.006~0.007

1016

17~22

120

增强

1~5

 

 

12.8

3.2~3.5

0.003~0.005

1015

 

5~120

氯化聚醚(聚氯醚)(CPE)

60~160

100

 

 

3.1~3.3

0.011

6×1014

15.8

 

聚酚氧(苯氧树脂)

60~100

121

72

 

3.8~4.1

0.0012

1015

 

 

线型聚酯(PET)

未增强

200

 

 

 

3.4

0.021

1014

 

 

增强

15

 

95~100

14.5

3.78

0.016

1016

18~35

90~120

聚苯醚(PPO)

PPO

30~80

118~123

78

 

2.58

0.001

1016~1017

15.8~20.5

 

改性PPO

20

119

78

 

2.64

0.0004

1017

 

 

氟塑料

F-4(聚四氟乙烯)(PTFE)

250~350

58

邵氏D

50~65

 

2.0~2.2

0.0002

1018

25~40

200

F-3(聚三氟氯乙烯)(PCTFE)

50~190

 

邵氏D

74~78

10~13

2.3~2.7

0.0017

1.2×1016

19.7

360

F-2

30~300

 

邵氏D

80

 

8.4

0.018

2×1014

10.2

50~70

F-46(聚全氟乙丙烯)(FEP)

250~370

25

 

 

2.1

0.0007

2×1018

40

160

F-23

150~250

 

 

7.8~8.0

3.0

0.012

1016~1017

23~25

 

聚酰亚胺(PI)

均苯型

6~8

 

 

 

3~4

0.003

1017

40

230

可溶型

6~10

 

 

 

3.1~3.5

0.001~0.005

1015~1016

30

 

酚醛塑料(PF)

 

 

 

30

 

 

 

 

 

聚苯硫醚(PPS)

未增强

3

117

 

 

3.4~3.8

 

 

20

 

增强

3

123

428

 

3.8~4.2

0.002~0.006

 

17.1~18.4

160

还有如下塑料未列入本表,即醋酸纤维素(CA)甲酚甲醛树脂(CF)氯化聚乙烯(CPE)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二甲基乙酰胺(DMA)环氧树脂(EP)玻璃纤维(GF)聚乙烯醇(PVAI)聚氨基甲酸酯(PUR)增强塑料(RP)不饱和聚酯(UP)

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