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机械设计从业人员业余时间制作的网站
注册
Ctrl + D 收藏本站

常用钢铁材料选用及热处理

  • 通常情况下,在图纸中使用HB和HRC表示,表中HV数据用于衡量HB和HRC,图纸中不常使用HV表示硬度。
牌号 热处理 常用硬度标识 标注代号 应用举例
HB HRC HV
Q235A - ≈120   ≈130   通常用于要求不高的日常工程项目,如市政设施、护栏围栏等,这些项目通常不需要极高的材料强度或耐久性。
Q235B - ≈120   ≈130   通常用于对强度和耐用性要求较高的建筑和工程施工中,如大型建筑、工业设施等。
热时效 ≈120   ≈130   对形位公差要求高的焊接结构件进行时效处理,如设备底座、立柱、横梁等,消除焊接和加工产生的内应力,减小变形。
45# - 170-217   176-222   用于承受负荷不大的轴类、圆盘类零件。
调质 217-255   222-256 T235 消除加工应力,提高综合机械性能,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一般用于低中载荷轴类、易产生疲劳的零件。
淬火   31-40 296-381 C35 用于具有较高强度的螺钉螺母、等各种自制的标准件,如螺纹接头、可调螺纹挡铁、辊轴上的锥形锁套。
  38-47 360-468 C42 提高零件硬度及耐磨性,变形相对较大,一般用于小尺寸精度要求低的零件,如限位撞块、自制销轴等。
高频淬火   43-52 416-544 G48 一般用于局部要求耐磨,芯部保证韧性,变形小,如链轮、齿轮的齿部。
20Cr 渗碳淬火   55-62 596-745 S0.8-C59 小型截面零件,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同时保证芯部韧性,韧性相比于16CrMn稍差但强度较高,常用于定位销、齿轮等。
40Cr 调质 220-250   225-253 T235 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性、高强度和高耐磨性,常用于制造中速、中载零件,如传动轴、连杆、齿轮等。
淬火   47-56 468-615 C52 用于要求硬度、耐磨性高的零件
高频淬火   47-56 468-615 G52 用于重负荷,低冲击及要求耐磨的蜗杆、轴、套、环等
GCr15 淬火   56-63 615-770 C60 轴承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常用于制造轴承、滚珠、滚柱、导柱、轴套等零件。
16CrMn 渗碳淬火   55-62 596-745 S0.8-C59 小型截面零件,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同时保证芯部韧性,常用于定位销、齿轮等。
42CrMo 调质

220-250

  225-253 T235 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常用于制造大尺寸零件,如大尺寸传动轴、连杆、齿轮等。
淬火   36-45 332-441 C42 如机床主轴、变速箱输出轴、起重机卷筒轴等,需要足够的扭转强度以及一定的冲击韧性。在中负荷或较高载荷场合下使用的齿轮,要求耐磨且兼顾冲击载荷
渗氮     ≥450 D0.15-500 精密小齿轮或齿轴,在传动时只需要浅层高硬度即可满足耐磨需求,中心仍需一定强度或刚度。各种小型零件的销轴、凸轮,要求表面耐磨,但整体尺寸不大,不需要深层硬化,以免材料变脆。
Cr12MoV 淬火   56-63 615-770 C60 极高硬度和耐磨性、耐腐蚀性、抗变形、高强度、高淬透性,相对Cr12韧性更好,适合制造大尺寸冷作模具。
SKD11 淬火   56-63 615-770 C60 相比Cr12MoV,具有更好的韧性和淬透性,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适合制造形状复杂、大尺寸、大载荷、高精密模具。
65Mn 淬火   41-48 393-482 C45 要求表面耐磨,但整体尺寸不大,不需要深层硬化,以免材料变脆。
  54-61 578-721 C58 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韧性,用于制造弹簧、弹性零件。

热处理工艺方法

热处理工艺代号

标注方法举例

调质

T

T235----表示调质后硬度为HB220~250

淬火

C

C48----表示淬火回火后硬度中淬透材料为HRC44~51;低淬透材料为HRC43~52

感应淬火

G

G52----表示感应淬火回火后硬度中淬透材料为HRC49~56;低淬透材料为HRC48~57

渗碳淬火

S-C

S0.8-C59----表示渗碳层深度在0.8~1.2mm, 淬火回火后硬度为HRC55~62

渗氮

D

D0.15-500----表示氮化层深度在0.15~0.25,硬度为HV≥450 D0.15-900----表示氮化层深度在0.15~0.25,硬度为HV≥850

  • 局部热处理零件需将有硬度要求的部位,在图形上用粗点划线框出。如果是轴对称零件,也可用一条粗点划线画在热处理部位外侧表示。局部热处理零件必须在技术要求的文字说明中写明“局部热处理”字样,并在图样上标出需热处理的部位和技术要求,见下图

不同硬度标识的含义

在金属材料及零件的制造图纸或技术文件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硬度标识,如 HRC、HRB、HV、HB 等。这些符号对应着不同的硬度测试方法,以及各自适用的材料与测试条件。本文将对常见的硬度标识进行简要分析,并说明为什么图纸上会出现不同的硬度标识方式。


1. 硬度的概念及意义

硬度是衡量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能力的一项指标。它与材料的强度、耐磨性、耐冲击性等都密切相关。在零件设计和制造中,明确硬度范围和要求对于确保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至关重要。


2. 不同硬度测试方法的特点

  1. Rockwell 硬度(HR)

    • HRB:使用直径 1.588 mm 的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常测量中硬或偏软的材料,如退火钢、铜合金、部分铸铁等。
    • HRC:使用金刚石圆锥压头,常测量高硬度材料,如淬火钢、工具钢、不锈钢等。
    • HRA:也使用金刚石圆锥压头,但试验力与 HRC 不同,适用于测量硬质合金或较薄钢板等硬而薄的材料。
  2. 维氏硬度(HV)

    • 用金刚石正四棱锥体(顶角 136°)进行压痕测量,适用范围广,从非常软到非常硬的金属都可以测试。
    • 对薄材料、小试样甚至微区硬度(如表面处理层)测量十分方便。
  3. 布氏硬度(HB)

    • 一般使用一定直径的钢球或硬质合金球,施加一定试验力,得出压痕直径来计算硬度值。
    • 常用于测量较软金属及较大工件,压痕较大便于宏观观察。

3.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标识方法

  1. 材料特性不同

    • 不同的材料——如钢、铸铁、铜合金、铝合金等——其硬度范围与物理特性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硬度测试方法。例如高硬度的淬火钢更适合用 HRC 测试,而退火钢或铜合金通常会用 HRB 或 HB。
  2. 零件结构或尺寸限制

    • 对大型、厚重工件可较方便地使用布氏硬度(HB),因为压痕相对较大,易于测量。
    • 对于薄壁或小型零件,维氏硬度(HV)或表面 Rockwell 硬度则更合适。
  3. 加工与热处理要求

    • 不同热处理状态(如渗碳、淬火回火、退火、正火等)导致硬度分布和范围差异,也对应不同的硬度检验方法。设计人员会根据材料及热处理工艺选定最适合的硬度标识方式。
  4. 行业及标准差异

    • 各行业、各企业在技术标准或规范中,可能对某种硬度方法更为熟悉或常规化。例如某些机械行业偏好使用 HRC,而其他行业可能更常用 HB 或 HV。
  5. 测试难易度与测量精度

    • 同样硬度范围下,针对批量检测或微小尺寸测试,维氏硬度的测量精度和适应性较 Rockwell 更好。但 Rockwell 硬度测试方法简便快捷,在生产线上更常使用。

4. 总结

在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中,同时出现 HRC、HRB、HV 或 HB 等标识,主要是因为不同硬度测试方法有其特定适用范围,并且能够满足材料、零件外形及热处理状态等多重需求。只有选用最合适的硬度测试方法,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以保证材料及零件的综合性能和服役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应结合材料属性、零件形状和生产条件,综合评估后选择最能反映材料真实性能的硬度标示方式,并在图纸或技术文件中予以明确标注。

回顶部

error: